深化法企协同 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市“三会”与宁波市中院座谈交流侧记

2025-11-04

10月15日上午,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邬先江一行走进宁波市企业联合会、市企业家协会、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以下简称市“三会”),开展了一场务实而富有成效的工作交流座谈。市“三会”会长李谦热情接待并主持座谈。双方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司法服务、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共同擘画法治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座谈伊始,双方互致问候,气氛融洽。市“三会”常务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陈艳首先介绍了协会的基本情况与发展历程,展现了“三会”作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纽带,在服务会员、反映诉求、促进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李谦会长在座谈中直言不讳地反映了当前会员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包括法院判决“执行难”、合同纠纷频发、破产重整程序成本高等痛点。他指出,执行是司法程序的“最后一公里”,关系到企业合法权益的最终实现,也直接影响市场主体对法治环境的信心。为此,他代表协会提出了八点具体建议:建立常态化沟通联席机制,通过不定期召开座谈会、共享会等形式,实现法企信息对称、良性互动,同时依托机制畅通企业诉求反馈渠道;完善常态化联络员制度,便于法院及时向企业宣传最新法律政策、司法解释和典型案例,提升企业法律意识;开设“法律讲堂”并同步开展法律沙龙,邀请法官走进企业讲授法律知识、解析典型案例,针对合同纠纷等企业常见痛点深入研讨,帮助企业精准防范法律风险;在协会内设立法院服务点,延伸司法服务触角,为企业提供就近、便捷的法律咨询与指引;优化办案程序,简化企业涉诉流程、压缩办案周期,提高案件办理效率,减轻企业诉讼负担;对暂时陷入经营困境的企业,提供诉前调解等柔性司法保护措施,助力企业纾困解难;支持拟破产重整企业提前通过庭外重组平台梳理资产、化解债务,降低司法程序成本,为后续重整程序奠定基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法企协作,联合开展维权指导,提升企业知识产权风险防控与维权能力。

邬先江副院长阐明了此次来访的核心目的。他提到,当前法院案件数量持续增多,办案压力较大,希望通过与市“三会”的深度沟通,携手协会共同关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推动从源头治理、诉前预防入手,减少企业在法律层面的弯路;同时在诉中强化调解力度,重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形成司法与行业协同的合力。他认真听取了李会长的发言后,对这些富有建设性的提议表示高度认同。他指出,法院工作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特别是与企业界的沟通至关重要。李会长提出的建议切中肯綮,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法院进一步改进工作、精准服务指明了方向。他表示,宁波中院将认真研究这些建议,积极探索落地路径,推动司法服务更加贴近企业需求。

随后,宁波中院民三庭庭长马立军对李会长的提议逐一进行了积极回应。他特别就设立服务点一事,提出了更具操作性的设想,建议可将服务点直接设在民三庭,便于整合审判资源,提供更专业的对口服务。

民三庭副庭长梅亚琴与法官李胜利则结合各自工作实践,从深化法企互动与强化普法实效两个维度补充建议:梅亚琴提出,法院工作人员可适时参与协会会员活动,通过近距离接触拉进与企业的距离,更直观地捕捉企业运营中的法律痛点,实现法企深度融合;

李胜利则建议,依托协会会刊、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自有宣传平台,合作开展典型案例宣传,以“以案释法”的形式让普法内容更易理解、更易传播,进一步扩大普法覆盖面与实际效果。

此次座谈会虽时间紧凑,但内容充实,交流坦诚,成果丰硕。它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工作交流,更是一次法企双方凝聚共识、汇聚合力、共谋发展的生动实践。双方均表示,将以此次座谈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建立健全常态化沟通协作机制,共同致力于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宁波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司法动能。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宁波中院与市“三会”的这次携手,正是对这一理念的有力践行。未来,将进一步细化各项合作举措的落实,法企互动的“宁波实践”必将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