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不必过于复杂和花哨,用简单的设计去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坚持不懈地解决问题,成功与奖项便会自然而来。”
近日,有着设计界“奥斯卡”之称的iF设计奖公布了2024年评选结果,宁波诺丁汉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博士生蓝睿恒的名字第四次出现在了该奖项的榜单上。在导师孙煦教授的指导下,他设计的HyperSense——一款用于辅助盲人出行的帽子从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1000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2024iF设计奖。
科研项目激发创意灵感
全球超4000万的盲人群体是如何出行的?大多数人知道的,是依靠导盲犬、手杖或者语音导航,但这些工具仍然存在着感知范围小、资源有限等局限性。对此,蓝睿恒的设计很好地弥补了传统助行方式的不足。
HyperSense是一款利用“超声波隔空触控技术”为盲人出行提供导航辅助的帽子。
通过环境感知技术扫描周围情况后,HyperSense会把这些信息转换为不同频率的震动,并通过超声波隔空传递到用户的脸颊、嘴唇等部位。用户根据震动的不同频率和作用部位,便能轻松识别障碍物的距离和方位。
蓝睿恒的博导孙煦教授对该设计赞赏有加。她说:“这个设计让盲人不再依赖盲杖等被动的感知工具,他们能够借助HyperSense更自主灵活地行动。此外,巧妙的构思也让HyperSense成为一顶可以无缝融入日常生活的帽子,把辅助设备转变为可穿戴的日常物品,进而提升盲人群体在社会活动中的参与度。”
事实上,蓝睿恒运用的“隔空触控技术”正是他博士课题的研究方向。在宁诺与波音公司的校企合作项目中,他第一次接触到“震动反馈”的相关技术,这也点燃了他对该领域的热情。
随后,蓝睿恒展开了一系列自主探索,研究范围也从“触控”延伸至“隔空触控”,他设计的一款隔空触控按钮就曾斩获去年的iF奖项。在此基础上,蓝睿恒进一步探索新的可能性。通过和孙煦教授反复实验,他总结出人脸上不同部位对于不同振幅和频率的超声波振动反馈的感知有着显著差异,而HyperSense的诞生,正是基于这项研究成果。
他是获奖“收割机”
2020年,在宁诺完成本科学习的蓝睿恒选择追寻导师孙煦,继续留校攻读博士学位,而他也因成果出众被周围的人冠以“收割机”称号。目前,尚未毕业的蓝睿恒已斩获了包含美国国际设计奖(IDA)、iF设计奖、欧洲产品设计大奖等在内的十余个奖项。其中,他在本科阶段就有看得到使用时长的口罩、测孕包装、隔空触控按钮等项目,先后三次获得iF设计奖。此外,他还手握七项专利,产品涵盖多个领域。例如具备时间提示功能的口罩、一体化空气质量监测及报警系统等。
当被问到自己的成功秘诀时,蓝睿恒表示,真正解决用户需求的产品自然会得到认可。“我认为,产品设计不必过于复杂和花哨,用简单的设计去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坚持不懈地解决问题,成功与奖项便会自然而来。目前,我正尝试将这项技术应用在新型的自动驾驶交互、虚拟现实环境中的情绪传达等人机交互的领域,希望技术能够通过产品走进生活,服务于社会大众。”蓝睿恒坦言,这次获奖的背后离不开学校支持,“学院专业的工业设计工作室提供了许多先进设备支持我进一步探索设计方案,宁诺李达三孵化园创新工作室也为项目提供了科研基金。这些支持最终让我的想法得以实现。”
来源:万里教育集团